•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综合资讯

香港建築師何守謙: 中國現代建築文化,創新和傳承的契機

时间:2016/7/2 1:25:37  作者:黄红英  来源:中外要闻网  查看:215  评论:0
内容摘要:梁思成杯全球僑鄉建築設計大賽系列專題文 黃紅英|周祎霖(圖)何守謙,知名建築師,香港房屋署前總建築師及助理署長,香港建築師學會資深會員,廣州大學建築及城市規劃學院客座教授,首屆梁思成杯全球僑鄉建築設計大賽專家顧問之一。南洋與廣東的文化血脈,息息相連何守謙可說是位“僑二代”。二戰後...

梁思成杯全球僑鄉建築設計大賽系列專題

文 黃紅英 | 周祎霖

 


 香港建築師何守謙:_中國現代建築文化,創新和傳承的契機

(圖)何守謙,知名建築師,香港房屋署前總建築師及助理署長,香港建築師學會資深會員,廣州大學建築及城市規劃學院客座教授,首屆梁思成杯全球僑鄉建築設計大賽專家顧問之一。


 

南洋與廣東的文化血脈,息息相連


何守謙可說是位“僑二代”。二戰後,父母從廣東新會移居香港。由于當時國内發展與港澳存在較大的差距,且交通尚未發達,回鄉的機會極少,因此,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何守謙對家鄉廣東了解甚少。而對于僑鄉建築的認識,則是從新加坡開始的。


1983-1985年期間,何守謙應邀到新加坡工作。當時的新加坡已建國20年,但仍保留着許多傳統的建築群。何守謙驚喜地發現,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和地區,有許多民居的建築風格與中國國内的廣東騎樓式建築驚人的相似。于是,他開始專門考察和關注新加坡華僑華人的居住點和生活方式。後來發現,許多新加坡中國式傳統建築的淵源,源于鴉片戰争時期。那時,清朝被迫打開了部分大門,建立了沿海商貿碼頭,許多生活在廣東沿海居民就開始“下南洋”(東南亞)謀生,憑着一份吃苦耐勞與勤勞拼搏的精神,他們逐漸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家。一方面爲慰解心中的思鄉之情,一方面也是中國式傳統文化的理念,所以在建築添加了很多的家鄉元素,這就形成了現今存在的新加坡僑胞建築中,都能看到廣東民居影子奇特現象。

 

後來,重返香港工作的何守謙,多次回到家鄉廣東參觀與考察,更堅定了之前的考察結果:“東南亞與廣東的民居有着密切關系,兩地之間的文化血脈是息息相連,一脈相承的。”


 

 

中國建築曆史文化,如何創作與延續?


何守謙在新加坡、香港工作期間,設計與建造了許多個公共住宅作品,也曾經遭遇過許多困難與挑戰。在他看來,新加坡與香港兩個城市的發展極其相似:曾是英國統治的殖民地,大部分居民是華人,面積小,人口密度、居住密度很高,設計都市住宅的基本要求,是首先在最少的土地建造出最多的房屋單元,以滿足人多地少的居住需求。但爲滿足這個要求,又容易忽略人與人之間的睦鄰關系的需求以及缺失建築個性化的特征。因此,“如何在密集的都市住宅設計中,既兼顧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求,又要兼顧居住環境的美觀與獨特,顯得沒有那麽沉悶,展示個性化和社區特色,是最大的挑戰”。


爲解決這個難題,何守謙在建築設計時,非常關注綠化與公共空間的合理規劃,重視爲小區居民提供一個睦鄰交往、建立關系的公共空間。“在塑造公共空間時,其實增添一些特色元素就能良好的體現社區的特質。如舊區改造,可在重建處保留部分原有曆史與建築元素,将原居民的集體生活習俗保留下來,使社區更具文化的獨特性。而新區則可加入一些藝術元素,如透過雕塑家、藝術家的作品,反映當地的環境特性與人文情懷,增強不同社區的辨識度”。

 

近來,随着大賽工作的推進,何守謙認爲,自己對梁思成思想和理念體系的認知度也不斷的加深,“現在的人們,生活在相對和平、富裕的環境,反而沒有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許多曆史問題。中國内地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使許多建築師終日埋頭苦幹,做設計方案、做規劃方案。現在,30年經濟發展慢慢減速,這對于建築和文化,應是一個新的契機,中國建築師應該多反思,過去的30年究竟創造了什麽樣的中國建築,是否有特色?環境如何?是否留下了經典?無論好與差,皆應該如梁思成先生一樣,将這段高度發展的建築曆史整理和記錄,讓近代中國建築史可保留,延續梁先生研究中國建築史的精神與事業”。

 

何守謙說,曆經30年的城市擴張,都市發展已相當成熟,許多人口都遷往城市居住,甚至呈現過度擴張的現象。而居住環境、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也開始浮現,現在是一個曆史的轉折點。建築師、規劃師應多考慮鄉村的發展,不要忘記中國還有6億以上的人們生活在農村,而目前農村經濟和文化條件,卻是遠遠落後于城市的。如果農村居住的條件提升了、人文關懷完善了,工作、居住、教育、醫療等皆得到改善後,将會有許多生活在都市人,重新考慮是否留在都市,這也将是解決城市過度發展難題的一個方法。特别是在公路、鐵路等交通發展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可幫助解決農村的生活與環境問題。

 

何守謙希望,現代的建築師要着眼于農村民居環境的改善,也有可能在關注農村建築時,發現古建築的寶藏。如果有機會,應盡力保留和修複古建築,延續中國建築特别是民居建築曆史的發展,而不應如過去的30年,過于注重城市的擴張,許多有價值的建築拆的拆、遷的遷,導緻曆史痕迹已變得非常模糊。這是非常可惜的,更是人類文化遺産的一大損失。

 

在香港接受西方教育的何守謙,覺得自己在建築專業的成長與學習過程中,由于課程設置的限制,對中國建築尤其是近代建築的了解是不夠深刻的。“開始時,自己對梁思成先生在建築方面的貢獻認識是不透徹的。後來,通過對梁思成的作品、書籍、傳記等材料的深入領悟,才了解到,梁先生建立了中國建築曆史的學習框架,其提倡曆史主義、民族主義、結構理性主義,都爲研究中國建築的曆史課題建立了穩固基礎架構。相信未來,有更多的建築同行可此基礎上學習、研究近代的中國建築曆史。此外,梁思成先生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引入西方優秀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到中國,在他建立中國教育體系的基礎上,使中國培養出來的建築師與世界建築界有了共同的語言與溝通的平台,也因此可與世界接軌。梁思成先生的這個成就,對于中國建築史和世界建築史的影響皆非常深遠”。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在城市規劃、都市設計的成就,從‘梁陳方案’中對北京城的改造規劃中就可看出。一方面他們懂得如何尊重曆史、保護文物價值,因此建議保留北京古城;一方面,他們有長遠的目光,考慮到了作爲新中國的首都的未來發展需要,這個方案與現今提出的完善、合理的都市設計理念非常吻合。而梁思成他們在50多年前就已提出,非常有前瞻性。相信,梁思成學術成就還有許多是值得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去學習有。現有文獻中所體現出來的梁思成思想體系,可能隻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面的,作爲建築從業者,我們有責任主動深入地研究、誠實地表達、全面地展示。”

家國情懷,延續梁思成文化體系


在簡陋居住環境成長的平民建築師何守謙,爲改善香港市民的居住狀況,放棄新加坡的高薪設計師之職,回到香港,設計了許多小區,容納了10多萬的低收入家庭,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矢志建房屋,隻因一扇窗”的何守謙,因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精益求精的建築師精神,成爲深受華人建築界欽佩與稱贊著名建築設計師。


在接到梁思成杯全球僑鄉建築設計大賽組委會的邀請後,何守謙欣然應邀爲大賽的專家顧問之一,并不遺餘力、義務地推動大賽的各項組委會工作。他爲大賽的評委标準、宣傳與考察工作等提出了大量的建議與意見。他還親力親爲,前往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新加坡理工大學、各知名建築事務所等,爲參賽發動等開展各項聯絡和協調工作。他說:身爲華人建築師,特别是身爲廣東新會人,梁思成的同鄉,能夠傳承梁啓超這位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的理念,能夠爲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的傑出貢獻作一些弘揚與推動工作,是一份義務,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榮幸,一份自豪。

 香港建築師何守謙:_中國現代建築文化,創新和傳承的契機

(圖)何守謙教授與大賽組委會代表合影

 

而在新加坡拜訪建築教育和設計界時,何守謙還發現了一個嚴竣的存在問題:目前,新加坡華人對上一代的曆史已經非常模糊。特别是在拜訪新加坡一所坐落于唐人街、并保留着中國特色建築的著名事務所時,與該事務所的華人設計總監談及梁思成時,該總監的答案令人詫異,因其對梁思成和中國建築文化幾乎不再關注,了解甚少。因此,何守謙認爲,往後在推動僑鄉建築時,有必要傳遞更多的中國曆史和優秀傳統文化,幫助海外華僑華人了解更多的先輩事迹,“經曆此事後,我希望通過僑鄉建築文化接連兩地華人心願更強了”。

 

“本次大賽以梁思成爲命名,對僑鄉人文建築意義重大。一方面,可引起建築界乃至社會各界對僑鄉建築的關注;另一方面,對将來認識、發展僑鄉建築。可起到啓發、先導作用。”何守謙非常支持與認可本次建築大賽,他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多組織一些活動,讓有興趣的參賽者、想認識僑鄉建築的社會人士共同參與,這樣有助于将僑鄉建築文化傳遞到海外,特别是東南亞、北美等地區。同時,也可引起國内建築師與社會各界的關注,引導城市和農村建設的良性發展,讓子孫後代受益,也讓後人參考。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日本华商网简介- 联系我们 - 手机:0086-18610681038

日本华商网版权所有

冀ICP备09032856号-1